课外阅读量需要达到课本内容的5倍以上,才能形成语文能力
【慕联导读】
“探索式教学法”可以说是美国公立教育垃圾理论里面最臭名昭著的一个了,它不仅影响了并仍然在继续贻害美国普通公立学校的学生,还漂洋过海,成为中国人狂热吹捧,并被视为解决“中国学生缺乏创造力”的灵丹妙药。
“探索式教学法”或者“探究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和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等,关于儿童心理认知世界的理论产生的“建构主义学派”。建构主义认为儿童在认识世界的时候通过自我探索所得到的知识和技能,既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和创造性,也能让他们更牢固地记忆所学到的知识。
这样一个心理学理论并没有问题。问题是,假如把这个理论当成是一种教学法就麻烦了:最常见的应用就是老师上课把本来五分钟就能讲通讲透的内容,变成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可能会花五天的时间。然后,更甚之,是采用“小组探究”的办法,全组学生“探究”五个星期,结果差的学生还是什么都没“探”出来,好的学生则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去帮或者不帮差学生“探究”。在美国的公立教育实践中,我还在教师研讨会上看到“通过探究重新发现牛顿定律”,或者通过小组“探究发现了勾股定理”这样搞笑无厘头放卫星的东西。
为什么美国的公立教育界会把一个普通的心理学认知的理论变成一个垃圾教学法理论?原因是:
第一:美国的公立学校除了若干重点学校以外,很多学校,尤其是大城市内城的学校,都是不能教书的战场。学生上学就是为了捣乱或者帮黑帮发展成员,贩卖毒品等。上课的时候,这些学生会像不受控制的动物一样乱蹦乱跳,打人砸东西,或者肆无忌惮地大声说话狂笑唱歌跳舞,反正就是不能静下来听老师讲课。因此,假如让学生可以合法地聊天、玩,那么,老师就不必花精力维持课堂秩序了。假如把这些乱蹦乱跳的学生放进一个个小组里面,以“探究”为借口让他们随便说话,那么老师的压力会减少好多。
第二:美国有某些少数民族,一直在要求“教育公平”。他们认为由于教育不公平,导致他们的成绩一直都低,直接影响到他们进入好大学。但是,这些人的成绩差其实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想读书,不够勤奋。要解决这个问题,用“探索式小组”就最好了,因为在小组里面,即使当“南郭先生”也不会有人知道,只要小组里面有个学霸,整个小组的成绩就会提高。这样,懒人也能拿到好成绩了。学校也避免了被这些少数民族告上法庭说歧视。
第三:在美国差的公立学校教书,真的是度日如年,因为学生的反叛捣鬼,实在十分难熬。正常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基本无法进行。现在有了这种教学法,就可以用“探究”为名,让学生整天“探究”整天玩乐聊天,难熬的时间也会过得非常快了,因为要能“探究”出一个结果,起码要花比平时课堂讲课多几十倍甚至百倍的时间。
在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的美国教师执照训练课程,基本就是给候选教师们灌输这种“探究学习”的模式。现在,当年学这种理论的教师,当上了教育局领导了,能想到的教学法就是这种垃圾。于是,这样垃圾的东西继续影响新一代的学生。比如,目前把旧金山的数学教育搞得一塌糊涂,家长抗议不断,“禁止好学生多学”的现行教学方式,就是由这种垃圾理论指导的教育局教学部门强制使用“指令”方式,强迫所有数学教师,都用教育局发下去的错漏百出的资料,使用“小组探究”方式,来教学生。结果,一年不到,大家就发现学生什么都没学到,好的变差,差的更差了。
2006年,由三位专门研究人类学习和认知心理和生理的专家RichardClark, Paul Kirshchner, John Sweller在《教育心理学家》期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通过无可辩驳的科学研究报告,指出了,使用“建构主义”的心理学理论来变成教学法是一个错误的做法。“探究式”的学习,只能在参与者已经熟练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甚至是“专家”级,才会有效。另外,“小组协作”式的探究学习,只能是参与者都一致希望研究该题目才会产生效果,假如在小组中有的人什么都不懂,有的人不想学,那么“小组协作”根本就没有任何效果。而且,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仍然是教师主导的课堂,而不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学习”。
“因为牛顿们花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得到的定律定理,不可能由一帮没有足够基础知识的学生在短短几天几个星期重新通过探究而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