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风口下MBA教育如何求变
【慕联导读】
2015/10/8 10:00:22 南方都市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MBA项目是一个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项目,谁先动,谁就能占得先机”,华南师范大学MBA中心副主任蒋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2015级MBA新生才刚刚入学,2016年的招生已然先行一步。考生选学校,学校亦要争优质生源,由此催生出来的提前面试已运行多年,最新的2016年招生依然热潮不减。
与此同时,互联网冲击下,商业模式、企业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巨变,传统MBA学院如何突围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的全新考题。“在互联网+趋势下,MB A教育如何快速适应互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迫切”,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后锐教授认为。
“关于互联网,一定是未来发展的驱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MBA中心主任、副教授王刚坦承“互联网+”的重要性。然而,关键问题是高校积极突围,但目前仅仅局限于在课程和案例引用上简单“+互联网”。
提前面试抢生源
现实情况是,MBA报考人数正在下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主任王远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对中山大学MBA招生影响不大,但从全国层面来看,和去年相比报考人数很大程度上将出现下降。
一方面,股市剧烈波动,部分考生的资金压力增大,影响入学意愿,另一方面,其它专业学位的发展也降低了MBA的热度,“会计硕士和金融硕士都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王远怀表示。“但实际上,该读的书还得读,该拿的学位还得拿”,后锐副院长强调经济环境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MBA学员的报考意愿。
学校的应对策略则是提前面试抢生源,包括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都已经先行一步。其中,截至目前华南理工大学的提前面试已经开展了8批,另外还有4批将在10月和11月份进行。华南师范大学在已经进行了2批提前面试的基础上,接下来的10月份和11月份也将继续开展提前面试。
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兼MBA中心主任邓地看来,提前面试这种方式在近两年被各高校运用并逐渐趋于成熟。蒋峦认为,提前面试对于考生和学校而言,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学校筛选人才的同时,对于考生而言也将有更多空间选择学校。
“互联网+”下MBA教育已慢了一步
“商学院确实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课程科目、案例、理论和教学方法与MBA学员和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关系”,邓地认为,传统MBA学院正面临迫切需要新的案例、新的素材和在此基础上得出新的观点的局面。
原因在于,互联网技术冲击下,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商业模式都正在发生“巨变”。与之相对应的是,本应该敏感应对的MBA学院,从目前看来已经慢了一步 。纵观各高校MBA学院,多是从课程上简单“+互联网”。
其中,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设置了前沿模块,包括互联网金融、服务营销、大数据等课程。暨南大学则增开了“电子商务与零售策略”、“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设计”、“创业融资”等选修课,“商业模式与企业创新”这门课则采用“电商CEO走进暨大系列沙龙”的模式来进行授课,把电商企业拉到课堂上,其中便包括了由暨大M BA校友创办的企业。
“我们在2016版的MBA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加大了互联网创新思维训练方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比例。此外,我们学校今年刚刚成立‘创客学院’,也是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后锐教授对这一需求做出了回应。
“最主要是要培养互联网思维,只停留在互联网工具上是不够的,应该变成一种思维”,蒋峦如是表示。中山大学第五届MBA联合会主席、MBA微圈创始人李泽江也持有相同观点,各商学院也开始意识到问题所在,但目前还仅仅通过增加一到两门选修课的形式来打开新能力培养的口子。
广东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李焕荣更直言,“现实问题是目前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MBA)教育来讲,互联网+战略还在学校门口徘徊”。
不过,李泽江也指出,传统MBA仍有其优势所在,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主要目的,重在各种战略、营销、人力等方面的术的教授,而MBA学员在学习传统课程过程中,往往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在“互联网+”的时代,快速学习新知识,迭代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