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学的三大英雄史诗之一:Beowulf《贝奥武夫》
【慕联导读】
大约公元8世纪,中国正值唐朝的时候,英国小岛上出现了目前已知的第一部文学著作,Beowulf。有趣的是,英国文学第一部著作的内容,却和英国没甚么关系,诗歌中讲述的都是发生在北欧丹麦和瑞典附近的人物事迹。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最古老、最长的一部较完整的文学作品,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它与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并称为欧洲文学的三大英雄史诗。
Beowulf是现存用古英文(OldEnglish)创作的最早的长篇史诗(EpicPoem)和英国文学作品,由3182行押头韵的诗行(AlliterativeLine)组成。原稿(manuscript)创作于公元975年至公元1025年之间,没有标题(Title),后世习惯以作品中的主角(Protagonist)贝奥武夫(Beowulf)命名它。原版手稿在1731年的一场大火中,严重受损。该作品在古英文中的地位,类似于古典中文的《诗经》和《楚辞》。
诗中的主人公贝奥武夫来自瑞典,完成其英雄壮举却在丹麦。全诗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丹麦洛斯格国王( King Hrothgar)修建的宏伟宫殿在前后十二年中被半人半魔的妖怪哥伦多(Grendel)每晚骚扰,捉食洛斯格的战士。此时恰逢瑞典南部济兹( Geats)王子贝奥武夫率家臣来访,欲帮助洛斯格国王除害。国王当晚设宴款待,妖怪哥伦多再次出现,捉食一名济兹战士,贝奥武夫与之格斗,扭断其臂,妖怪落荒而逃,因受重伤回到栖身的洞穴后死去。第二天晚上,哥伦多的母亲前来为其子复仇,之后贝奥武夫将其在一湖泊的洞穴中杀死。
第二部分描叙贝奥武夫返回本国,被拥戴为王,统治国家五十年,举国大治。最后贝奥武夫以垂老之年,杀一喷火巨龙,身受重创死去。史诗以贝奥武夫的葬礼结束。
这部作品是无名氏的产物。作者可能是公元8世纪英国北部或中部一位基督教诗人。他把英雄传说、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三者结合起来,仿效古代罗马民族史诗《埃涅阿斯纪》( Aeneid) ,加上带着基督教观点的议论,写下了长达3182行的诗作。
从《贝奥武甫》看古英语诗歌的特点
现存的古英语文献有四百一十二部,这其中诗歌只有四部,其中之一便是《贝奥武甫》。这部诗大概写成于1000年,讲述了瑞典英雄贝奥武甫在丹麦消灭怪兽,回国被拥戴为王,并在晚年与一只恶龙同归于尽的故事。
古英语诗歌的特点有三,第一是押头韵。
我们现在熟知的“rhyme”即尾韵,是法语诗歌的特点。而古英语诗歌建立在头韵(alliteration)的基础上。
下图是译为现代英语的《贝奥武甫》,作者尽量保留了古英文原作的特点。第三行的...have heard...heroic...以及第四行的...Shield Sheafson, scourge...都以相同的辅音开头,体现出alliteration的特点。
古英文诗的第二特征:在行的中间停顿。
不同于后来的莎士比亚诗、拜伦诗在每一行的结束作停顿,古英文诗歌在每一行的中间停顿。
下图是《贝奥武甫》原文的节选。其实,观察现代英语版本的节选也能发现,译者会尽量在一行的中间用逗号表示停顿。
古英文诗歌的第三个特点:kenning
kenning是一种比喻。它将两个无关的东西组合,来表示第三种事物。
比如,现代英语版《贝奥武甫》插图的倒数第二行“whale-road”,直译过来是“鲸鱼路”,它的意思就是大海。又比如“oar-steed”。“oar”的意思是浆,“steed”是马,合起来表示“船”。
英雄时代的英雄史诗
英雄叙事长诗《贝奥武夫》,它的标签十分清晰,那就是——英雄。英雄叙事长诗是欧洲古代文学的典范和巅峰,早在大约公元前8世纪时的古希腊就已经十分盛行了,代表人物是吟游诗人荷马。
欧洲人常说英雄时代,很大的一部份就是指从荷马时代开始的一种英雄文化。因此,有很多人认为,《贝奥武夫》其实是在模仿古希腊荷马的著名英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注:两部诗可以一并称作《荷马史诗》),或是在模仿古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注:它被认为也是在模仿《荷马史诗》)。
这几部史诗,无论是用了古希腊语、古拉丁语、还是古英语,语言虽然难懂,但是却都讲述了相似的故事和共同的英雄精神。在那个时代的欧洲各地,人们崇拜英雄,崇拜他们锄强扶弱,保护各方,于是用诗歌来表达对英雄的敬仰。
在这些英雄时代的诗歌中,英雄们常常是个人英雄,在广阔的大地上奔走四方。他们英勇战斗,常常涉入国家或族群间的恩怨情仇,还常可能遇见神、天使、魔鬼等力量。这种英雄精神也贯穿延续到了后来欧洲各个方面的文化之中。2007年,这部史诗级作品被美国好莱坞公司拍摄成电影并上映。无论是电影还是原著,都宣扬一种英雄主义,一种骑士精神,贝奥武夫为国家挺身而出,为国家而战,付出生命。
作者:江雅琴改编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