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特三姐妹之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ë
【慕联导读】
慕联导读(简介):
To punish the wicked is God's business. We should learn to forgive.
惩罚恶人是上帝的事,我们应该学会饶恕。
He shall never know I love him:and that,not because he's handsome,but because he's more myself than I am. Whatever our souls are made of, his and mine are the same.
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我爱他,我爱他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
When I forgot you, I forgot myself.
当我忘了你的时候,我也就忘了我自己。
—艾米莉·勃朗特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
慕联导读(简介):
To punish the wicked is God's business. We should learn to forgive.
惩罚恶人是上帝的事,我们应该学会饶恕。
He shall never know I love him:and that,not because he's handsome,but because he's more myself than I am. Whatever our souls are made of, his and mine are the same.
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我爱他,我爱他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
When I forgot you, I forgot myself.
当我忘了你的时候,我也就忘了我自己。
—艾米莉·勃朗特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
正文:
艾米莉·勃朗特(1819—1848),是英国19世纪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她和姐姐—《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及妹妹——《爱格尼斯·格雷》的作者安·勃朗特并称为勃朗特三姐妹。
1819年,艾米莉·勃朗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牧师家里,父亲佩特里克·勃朗特是个爱尔兰教士,生有六个儿女。除了勃朗特三姐妹外,还有两个女儿和一个最小的儿子。
1827年,在艾米莉刚满三岁时,她的母亲去世。三年后,艾米莉和三个姐姐一起进寄宿学校读书。由于学校条件太差,大姐玛利亚和二姐伊丽莎白先后患肺结核夭折,只有艾米莉和三姐夏洛蒂幸存。从此,姐妹两人辍学在家,和最小的妹妹安、兄弟勃兰威尔一起开始自学。
艾米莉的父亲是个激进的保守党人,喜欢读书,在家里谈论政治。受父亲的影响,姊妹四个富有正义感,同情周围的穷人,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夜晚,常以读书写诗、杜撰故事来气发寂寞的时光。每逢这时,艾米莉总是表现得沉默寡言。可是,内心里她却是热情奔放的,对许多事都有自已独到的见解。
和其他姐妹一样,艾米莉坚强、能干。在母亲去世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家里收入很少,三姐妹不得不经常出外谋生,以教书或做家庭教师来补贴家用。1846年,三姐妹筹款以化名出版了一本诗集,结果只卖掉两本。1847年,三姐妹的小说《简爱》、《呼啸山庄》、《爱格尼斯·格雷》终于出版,然而,只有《简爱》获得了成功,受到了当时文坛的重视。而《呼啸山庄》却并不为当时的读者所理解。
1848年9月,三姐妹惟一的弟弟勃兰威尔由于长期酗酒、吸毒而染病死去。在精神上解脱之余,艾米莉因怜悯和悲伤,身体也急剧地衰弱下去,并于同年12月与世长辞。这位后来驰名世界文坛的女作家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让她备感冷漠的人间。
艾米莉·勃朗特的一生就介绍到这里。英国著名诗人及批评家马修·阿诺德(Matthew Amold,1822—1888),曾写过一首诗叫做《豪渥斯墓园》,其中凭吊艾米莉·勃朗特的诗句说,她的心灵中的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忧伤、大胆是自从拜伦死后无人可与之比拟的。
生平年谱
年份年龄 事件
1818年
四月二十一日出生于英国东北部约克郡的一个小镇。其父派崔克·勃朗特为一名牧师,母亲为玛丽亚。布朗威尔。
1821年3岁
母亲玛丽亚·布朗威尔因癌症及肺结核去世。姨妈伊莉莎白便负起照顾他们兄弟姐妹的责任。
1824年6岁
两位姐姐进入英国中部一所专收担任圣公会圣职者的女儿所设立的学校。八月,和夏洛蒂、妹妹也进入该校。
1825年7岁
因学校环境恶劣,饮食不佳,使得两位姐姐先后染上肺结核而去逝。和夏洛蒂、妹妹也离开这所学校。
1831年13岁十五岁进入位于洛罕德的寄宿学校
1832年14岁自寄宿学校返回家中指导自己的弟弟妹妹们读书
1835年17岁前往伦敦学习绘画,但因无法进入皇家美术学院,不久之后便回家。六月,重返洛罕德的寄宿学校当一名教师。
1836年18岁首次投稿却遭到退稿
1838年20岁辞去教师的工作和妹妹安妮一起回家
1839年21岁得到第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好友艾伦的牧师哥哥享利向她求婚
1842年24岁和姐姐至布鲁塞尔留学,姨妈伊莉莎白去世
1843年25岁返回布鲁塞尔的学校教书。深爱着亚杰尔,但未获回应,深感苦恼,这段爱恋最后无疾而终。
1844年26岁和妹妹们计划开办一所学校,结果因收不到学生而作罢
1845年27岁以笔名克拉·贝尔发表作品
1846年28岁以笔名创作的诗集于五月自费出版,父亲的白内障恶化,和夏洛蒂陪他到曼彻斯特开刀
1847年29岁《呼啸山庄》于十月十六日出版,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1848年30岁弟弟布朗威尔因为长期酗酒及吸食鸦片,且因债台高筑而日渐颓丧,健康情况每下愈况,于九月病逝。十二月,以三十岁之龄病故。
创作历程
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艾米莉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就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命题,爱米丽不过是步历代哲人、隐者、科学家、艺术家后尘,通过生活和创作,身体力行地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
由于艾米莉一生经历简短,她既未受完整系统教育,又没有爱情婚姻实际体验,人们对于她能写出《呼啸山庄》这样深刻独特的爱情绝唱也曾疑惑不解。他们自幼相互鼓励、切磋,以读书写作为乐。这一方面大大冲淡了物质匮乏之苦;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他们的写作功力。
人物影响
艾米莉曾被誉为19世纪22位杰出诗人之一,代表作品有《老禁欲主义者》,《纪念品》,《囚徒》,《晚风》等,英国著名诗人及评论家马修高度称赞她是“拜伦之后,无人能与之媲美的”最杰出的诗人。艾米莉的大部分诗篇都是描写大自然,幻想的贡达尔王国的悲惨事件或自己的亲身感受。她常独自徘徊在荒野中,体验大自然中与人灵息相通的那一瞬。她的诗在内容题旨和艺术手法上都有着创新和超前。这些诗歌节奏韵律自然明快,堪称为“诗作的精英”。
Hope《希望》
Hope was but a timid friend;希望只是个羞怯的友伴,
She sat without the grated den,她坐在我的囚牢之外,
Watching how my fate would tend,以自私者的冷眼旁观
Even as selfish-hearted men.观察我的命运的好歹。
She was cruel in her fear;她因胆怯而如此冷酷。
Through the bars one weary day,郁闷的一天,我透过铁栏,
I looked out to see her there,想看到我的希望的面目,
And she turned her face away!却见她立即背转了脸!
Like a false guard, false watch keeping,像一个假看守在假意监视,
Still in strife, she whispered peace;一面敌对一面又暗示和平;
She would sing while I was weeping,当我哀泣时她吟唱歌词,
If I listened, she would cease.当我静听她却噤口无声。
False she was, and unrelenting;她心如铁石而且虚假。
When my last joys strewed the ground,当我最后的欢乐落英遍地,
Even Sorrow saw, repenting,见此悲惨的遗物四处抛撒
Those sad relics scattered round;就连“哀愁”也遗憾不已;
Hope, whose whisper would have given而希望,她本来能悄悄耳语
Balm to all my frenzied pain,为痛苦欲狂者搽膏止痛,
Stretched her wings, and soared to heaven,却伸展双翼向天堂飞去,
Went, and never returned again!一去不回,从此不见影踪。
艾米莉的写作,从诗开始,她在着手创作《呼啸山庄》之前十六七年间,陆续写出习作诗文《贡代尔传奇》。《贡代尔》这部诗体传奇虚构了贡代尔联合王国一个成员国的公主若西纳,到最后成为联合王国女皇这一生如火如荼的爱情和轰轰烈烈的业绩。这是一部充满浪漫情调的仿英雄传奇。她还创作了若干短诗,如今所见,仅近二百首诗。姑且不论它们本身的艺术价值,这些文字起码也是创作《呼啸山庄》这部不朽之作的有益准备。换言之,她写《呼啸山庄》,是她写诗的继续。她的诗,真挚、雄劲、粗犷、深沉、高朗,这也是《呼啸山庄》的格调。